英文時態大揭秘: 你必須知道的所有 12 時態

Abby 英文教練 (牛津 MBA 研究生)

曾任外交部 、經濟部、外商講師
SAT 英文滿分、GRE 英文167 (97 百分比)  
常春藤 UPenn 最高榮譽生

英文的文法一直是許多學習者的困擾之一。從現在式到過去進行式,變化繁多,令人眼花繚亂。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揭示它們的奧秘,讓你一次掌握精髓。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你都將學會如何運用恰如其時的英文文法,使你的英語表達更加準確和生動。透過本文的指引,你將輕鬆理解每個運用場景,徹底擺脫混淆的困擾。讓我們一同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讓你的英語寫作和口語表達更上一層樓!

資深英文教練 Abby 帶著各位英文學習者檢視關於英文文法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一起來探討學術與實際英文學習之間的距離!

什麼是英文時態?

它是語言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用來表示動作或狀態發生的時間。主要分為三種基本文法:現在、過去和未來。每一種都有其特定的形式和使用規則,這些規則決定了句子的意義和時間感。理解它們的概念對於學習英語至關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到我們在交流中所表達的準確性和清晰度。

在英文中,動詞的形式會隨著時間的表達有不同的變化。

例如,在現在式中,動詞通常以基本形式出現,而在過去式中,動詞則需要變換為過去分詞或規則動詞的過去形式。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動詞上,還包括助動詞的使用和時間狀語的搭配。掌握基本概念,有助於提升學習者在口語和寫作中的表達能力。

「動詞」是英文文法的核心

在英文文法中,動詞(verb)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僅是句子的核心成分,也是表達動作、狀態和經驗的關鍵。動詞決定了句子的時態、語態和語氣,並與主語一致,從而形成完整的語義結構。

關於動詞的重要概念都是在 Square One 英文基礎課程〔動詞簡介〕中。

  • 動詞的重要
  • 動詞的三大分類
  • 一般動詞 Action Verbs
  • 連綴動詞 Linking Verbs
  • 助動詞 Helping Verbs
  • 及物動詞 vs. 不及物動詞
  • 避免中翻英錯誤
  • 動詞時態
  • 總結與複習

掌握動詞在句子中的重要角色、三大分類,以及如何透過注意及物/不及物動詞來避免中翻英的錯誤,是理解和運用英文文法的基石,無論是在寫作還是口語交流中,都需要仔細考慮動詞的正確使用。

此外,還可以細分為簡單、進行和完成等多個子類別。每一類句型都有其獨特的語法結構和使用場合,學習者需要逐一了解它們的不同特點和用法。通過這種方式,學習者能夠在實際交流中靈活運用各種語句,從而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豐富性。

不可不知的英文文法重要性

學習英文的我們都知道不可忽視英文的文法,因為它是語言表達的基石。正確使用時間語法能夠清晰地傳達出行動發生的時間和性質,讓聽者或讀者能夠準確理解意圖。不同文法的使用不僅影響句子的結構,還會影響整個語境的理解。因此,學習者在掌握文法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更需要通過實際練習來加深理解。

使用正確的文法可以幫助我們在交流中表達更為細緻的時間觀念。

例如,在描述一個正在進行的行動時,使用現在進行式會比一般現在式更能體現出動作的持續性。這樣的細微差別在口語交流中尤為重要,因為它能夠增強語言的表達力和感染力,讓對話更加生動。

此外,也可以在寫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學術寫作、商務文書還是日常交流,正確的文法選擇都能提高文章的專業性和可讀性。學習者如果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文法,將大幅提升其寫作的表達能力,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其所闡述的觀點和論證。

正確使用英文的時間表達能讓我們在交流中更加自信。

有幾個?只有 2 個?還是 12 個?

最近,我看到臉書上有篇文章,說台灣教文法的方式基本上是「拿拉丁文文法來教英文」,因為英文其實只有兩個時間表達 (現在式 present tense 與過去式 past tense),是拉丁文才是有十二時間表達的語言 (Latin 是拉丁文的英文,大家可以順便學一下這個單字)。

嚴格上來說(特別是對語言學家來說),如果我們要以專業的方式回答這個問題:

確實是如此,答案是兩個。

此外,掌握所以英文的文法運用將有助於你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流暢,讓你的交流更為自信。

我大學在美國的常春藤賓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正是主修語言學 (Linguistics) ,我們也有研究語言的歷史與各種語系分類和特性。然而,我深信學術研究和討論與實際的語言學習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些專精的概念,我會選擇特意不向學生們介紹,因為我明白這些實際上較為次要的學術分類可能只會引起他們的困惑和不安。若學生在聽了我的分享後,誤以為這些次要的區別是他們需要首先理解的概念,這反而可能妨礙到他們的學習進程。

這種對於它們的理解,對於掌握語言的精髓至關重要。

台灣用「拉丁文文法來教英文」使大家的英文都變得不好嗎?我在這篇臉書文章下方看到有許多人感嘆自己多年的誤解,但我認為誤解的時間點並不是他們的求學過程,而是此時此刻。

各位,請聽我說:

主流對於英文文法 English grammar 之理解,以及普遍的教學方式都涵蓋所謂的「拉丁文 12 時態」,這不只是在台灣。放眼望去,英國會美國的教材也都會這樣教文法。

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是把這一切都歸於同一個分類的「時間表達」,就會非常好處理:我們只需記得動詞的轉換與時間有所關聯,並善用時間軸幫助自己理解文法。

*詳細的英文的英文文法教學,請參考我的 Square One 英文基礎課程

Abby

讓值得信任的 Abby 教懂你所有的英文基礎

Abby Weng 資深英文教練 (牛津 MBA 就讀中)

包含了三大重要元素,即聲音、單字和句子:

  • 聲音系列:從 ABC 字母開始教大家發音。
  • 單字系列:除了學習不同詞性外,還會透過動詞一課學習四種不同時態,幫助理解最基礎的英文文法。
  • 句子系列:學會通過不同的句型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練習,以創造出更多英文句子。

我希望透過每一個系列的課程,讓英文初學者或者是需要重新學習的人都能夠理解所有必要的英文基礎,並且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

關於 Square One 英文基礎課程

別以為在台灣學的英文都學錯了!

比較讓我擔心的是,在那篇文章下方看到一些人留言,似乎覺得恐慌這些年,自己在台灣學的英文都學錯了。

譬如說,我就看到這個詢問:

「By 2030, Messi will have scored 300 goals。
這 will have scored 算是未來完成式嗎?」

接著有其他人回答:「算是依據拉丁文文法的未來完成式」。

我看了忍不住也回了(因為我不希望這位學習者以為自己一直都在學拉丁文,他學的英文其實沒錯):

對於每一種文法,理解其使用時機非常關鍵。


最重要的是,你的用法沒錯 😉 雖說這是源自拉丁文的文法分類,但語言總是有多方面的影響,目前主流的英文文法(不僅在台灣,在美國和在英國皆是如此)都有 future perfect 這個概念。

不把 future 與 perfect 當作時間文法其實也不會影響到你的使用,所以,我想你可以藉由這篇有趣的文章長知識,但不用太擔心自己的文法使用是否因此而錯誤。

Abby

借用莎士比亞的金句:”What’s in a name?” 😉 名字到底算什麼?

老實說,對於概念的影響真的不大。


後來,我又看到有人留言:

「英文沒有未來式嗎?現在完成式過去完成式虛擬式呢?
但是在影集裡面都看得到啊(大驚)」

各位學習者,這正是我最擔心的!!!

文章本身的答案,以歷史與語言學的角度來看沒有錯,但是文章作者結尾寫了「其實,你們在台灣的英文課本,都是借用拉丁文的語法來教英文」,想必會讓許多台灣學習者擔心自己學的都是錯的….. 雖然其實怎麼分類根本沒有影響,主要是專有名詞的轉換。

於是我也特別提醒這位網友:

「這是個嚴格的歸類,別太擔心喔!你學的用法不會改變的 🙂 只是歸類換個名字而已喔」

Once again, what’s in a name? 🤷


牛津碩士英文教練

👋 若想要跟著 Abby 學霸英文老師一起從頭學好英文,歡迎報名 Square One 英文基礎課程
🧠 活化英文商店裡還有適合各種程度與目標的英文課程。


這麼多不同文法,要怎麼區分?

以下列出中文與英文專有名詞,以及一個使用 work (工作)為主要動詞的範例:

  1. 現在簡單式(Simple Present): I work.
  2. 現在進行式(Present Continuous): I am working.
  3. 現在完成式(Present Perfect): I have worked.
  4. 現在完成進行式(Present Perfect Continuous): I have been working.
  5. 過去簡單式(Simple Past): I worked.
  6. 過去進行式(Past Continuous): I was working.
  7. 過去完成式(Past Perfect): I had worked.
  8. 過去完成進行式(Past Perfect Continuous): I had been working.
  9. 未來簡單式(Simple Future): I will work.
  10. 未來進行式(Future Continuous): I will be working.
  11. 未來完成式(Future Perfect): I will have worked.
  12. 未來完成進行式(Future Perfect Continuous): I will have been working.

每個文法都有特定的用途和含義,用來表達這個動作或狀態在不同的時間點或期間的狀況。每個英文學習者都應該將熟悉它們的轉換與使用作為學習中的一大重要任務。

若要嚴格區分這十二個文法,我們會說動詞主要有三個主要元素構建的:

  • Tense (時間表達)
  • Mood (語氣)
  • Aspect (體)

儘管在日常對話中我們一般只會把一切歸類為 「動詞變化」verb tenses),但是大家仍可以順便理解一下這三個元素是什麼。

只是,請不要太過擔憂:很多英文母語者也會把這一切都歸類於 verb tenses,這並不是只有台灣才會這麼教的!

一般過去式

一般過去式用來描述已經發生的行為或事件,通常是在過去某個特定的時間內發生的。這種時間文法通常由動詞的過去形式構成,對於規則動詞來說,通常是在動詞後加上-ed。而不規則動詞則需要記憶其特定的過去形式。例如,”I visited my grandparents last weekend”(我上週末拜訪了我的祖父母)就是一個使用一般過去式的例句。

在講述故事或回憶往事時,一般過去式是最常用的。它不僅能夠清楚地表達出事件發生的時間,還能夠讓聽者感受到事件的時間感。例如,”When I was a child, I played outside every day”(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每天都在外面玩)就是通過使用一般過去式來表達童年回憶。

此外,學習者在使用一般過去式時,也需要注意時間狀語的搭配。常見的時間狀語有”yesterday”(昨天)、”last week”(上週)和”two years ago”(兩年前)等。這些時間狀語能夠幫助聽者更清楚地理解事件的時間背景,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

現在進行式

現在進行式用來描述正在發生的行為或狀態,通常由”be”動詞加上動詞的-ing形式構成。這一個語句非常適合用來表達當前時刻正在進行的動作,例如,”I am studying for my exam”(我正在為考試學習)。此句清楚地表明了當前的行為,讓聽者能夠感受到動作的持續性。

現在進行式不僅可以用於描述個人的行為,還可以用來描述周圍環境的變化或情況。例如,”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in the park”(孩子們正在公園裡玩耍)這句話能夠讓人們了解當下的情境。這種語句的使用,使得表達更加生動,讓聽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事件的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進行式還可以用來描述未來的計劃或安排。例如,”I am meeting my friends tomorrow”(我明天要見我的朋友)這句話表明了一個即將發生的事件。在這種情況下,現在進行式能夠有效地表達出未來的行動計劃,讓交流更加靈活和多樣化。

過去進行式

過去進行式用來描述在過去某個時刻正在進行的動作或狀態,通常由”was/were”加上動詞的-ing形式構成。這種語句能夠清楚地表達出動作的持續性以及與其他事件的關聯。例如,”I was reading a book when the phone rang”(當電話響起時,我正在讀一本書)就是一個使用過去進行式的例句,清楚地描繪了兩個事件的同時發生。

在敘述故事或回憶時,過去進行式經常用來提供背景信息,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事件的發展。例如,”While they were watching TV, it started to rain”(當他們在看電視時,開始下雨)這句話展示了背景情況與主要事件的關聯,增強了故事的層次感。

此外,過去進行式還可以用來表達某個動作在過去的某個時間段內持續進行。例如,”They were living in New York for five years”(他們在紐約住了五年)這句話表達了持續的狀態。在使用這一語句時,學習者需要注意”was”或”were”的選擇,這取決於主語的單複數形式。

現在完成式

現在完成式是用來描述從過去某個時間開始並持續到現在的動作或狀態,通常由”have/has”加上過去分詞構成。這種語句能夠有效地表達出過去與現在之間的聯繫。例如,”I have lived in this city for ten years”(我在這個城市住了十年)這句話讓人了解了過去的經歷對當前的影響。

在使用現在完成式時,學習者需要注意時間狀語的使用,例如”since”(自從)和”for”(持續)等,這些詞能夠幫助表達持續的時間。例如,”She has been working here since 2015″(她自2015年以來一直在這裡工作)這句話清楚地表達了持續的狀態。

另外,現在完成式還可以用來表達剛剛發生的事件。例如,”I have just finished my homework”(我剛剛完成了作業)這句話強調了動作的剛剛完成,讓聽者能夠感受到事件的即時性。透過這一語句,學習者能夠在交流中更加靈活地表達出時間的變化和事件的關聯。

過去完成式

過去完成式主要用來描述在過去某一時間點之前已經發生的動作或狀態,通常由”had”加上過去分詞構成。這種語句的使用能夠清楚地表達出事件的先後順序。例如,”By the time I arrived, she had already left”(當我到達時,她已經離開了),這句話明確了兩個事件的時間關係,讓聽者能夠更好地理解情況。

在講述故事時,過去完成式常用來提供背景信息或解釋某些情況。例如,”They had eaten dinner before the movie started”(在電影開始之前,他們已經吃過晚餐)這句話展示了事件的時間順序,增加了敘述的清晰度。這種時態特別適合用於回憶或描述過去的情景,使得交流更具層次感。

學習者在使用過去完成式時,需要特別注意”had”的使用,因為這是構成過去完成式的關鍵。此外,過去完成式的時間狀語通常會涉及”before”(在……之前)或”after”(在……之後),這有助於強調事件的先後順序,讓表達更加準確。

未來式

講未來的語句用來描述將來會發生的動作或事件,通常由”will”或”be going to”加上動詞的基本形式構成。這種文法能夠幫助我們表達未來的計劃、預測或意圖。例如,”I will travel to Japan next year”(我明年會去日本旅遊)這句話清楚地表達了未來的計劃。

在日常交流中,未來式經常用來表達希望或承諾。例如,”I will help you with your homework”(我會幫你做作業)這句話強調了說話者的意圖和承諾。這種語句的使用使得表達更加積極和明確,讓聽者能夠感受到對未來的期待。

此外,將來語句還可以用來描述即將發生的事件,例如,”The meeting is going to start at 3 PM”(會議將於下午3點開始)。在這種情況下,”be going to”強調了計劃的確定性,讓聽者能夠清楚地把握時間。學習者在使用將來時態時,應該根據具體語境選擇合適的結構,從而使表達更為自然流暢。

英文的 tense, aspect, 與 mood 是什麼?

Tense(時間表態)

如同上述,嚴格來說,英語實際上只有兩個時間表達:現在過去。這兩種時間表達是透過轉變動詞形態來表現的。
例如:

  • 現在時:I work.(我工作。)
  • 過去時:I worked.(我工作了。)

Aspect(狀態)

Aspect 狀態則是用來描述一個動作與時間有何關聯。英語有三種主要的狀態:

  1. 簡單狀態(Simple Aspect):僅描述動作,沒有其他額外的時間資訊。
  2. 進行狀態(Progressive Aspect):描述動作正在進行當眾,這也是大家熟悉的 -ING。
  3. 完成狀態(Perfect Aspect):描述動作在某個時間點之前已經完成。

每種時間表達(現在和過去)都可以與這些不同狀態結合使用,以便表達更具體的時間概念。

Mood(語氣)

英文的語氣用來表達說話人對動作的態度。舉例來說,我們可以來它來講述事實、願望、命令等。最常用的語氣有:

  1. 陳述語氣(Indicative Mood):這是用來傳達講述事實、意見或提問,如:She works.
  2. 命令語氣(Imperative Mood):此語氣如同其名稱,是用來發出命令或請求,如:Work!
  3. 虛擬語氣(Subjunctive Mood):這是對大家蠻具有挑戰的一個語氣,用來表達不真實的動作或情況,
    如:If she were here, she would work.

總結

無論你的答案是兩個還是十二個,其實一點都不會影響到你的使用。

以上為動詞分為 tense, aspect, 和 mood 的簡單講解,各位學習者應該不難發現這其實就是你們原本已經在台灣教育中所學到的十二文法重新分類而已,使用與概念理解上一點都不受影響喔!

文法固然重要,但我們要記得能夠活用文法才是重點,讓語言學家們去辯論文法歸類吧。我們認真把動詞轉換與使用場合熟練學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利用 AI 協助聽說讀寫,增強英文單字記憶!

未來的趨勢是利用 AI 協助我們提升效能,我將在「AI 與英文學習」課程中,與大家探討這些觀念以及目前各個專家的看法。

除此之外,我還會分享我自己的 AI 使用經驗,以及我建議英文學習者可以嘗試的方法。從零開始,我將帶著你們一步一步了解概念與實行各個流程。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善用 AI 工具來輔助與優化自己的英文學習!

課程內容:

淺談「指令工程」:英文單字與寫作
串連指:英文寫作與閱讀
口說與聽力 AI 應用

關於課程

訂閱我的 Podcast | 活化英文每週一句


其它英文學習文章

Apply for vs. Apply to 介系詞|選擇 Abby 的專業:潤飾英文履歷/學校申請文章

*文章由活化英文編輯協助完成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