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最美的安排〕輕鬆掌握 「wish 造句」、「被動式文法」,與幾個必備單字。
和 Abby 一起看電影學英文
「希望可以」的英文表達
Wish 這個單字通常在句子中被拿來表達:「希望可以做或發生一件事」。使用「wish」的句子通常是說明,在「現在」這個時間當下,表達「一件還沒發生」的事,這是一個「Present unreal conditional」的例子。
Wish 造句的相關句型,在學習英文的過程中常常讓人感到困惑,尤其是當它表達與現實情況相反的願望時,更容易出錯。所以今天,我們將深入解析「wish 造句」的用法,幫助你一次搞懂並輕鬆掌握!
深入解析「wish 造句」的用法
一、什麼是「wish」的基本用法?
「Wish」的意思是「希望」,當我們表達自己的願望、渴望或不滿時,就會用到它。但它的特殊之處是,常用來描述「與現在或過去事實相反」的情況。
例如:
- I wish I were taller.(我希望我更高。)
→ 事實是:我現在不夠高。 - I wish I had studied harder for the test.(我希望我當初考試時更努力讀書。)
→ 事實是:我當時並沒有很努力。
二、「wish 造句」的基本架構
依據不同的時態,「wish」的後接句型會有所不同。以下是簡單的規則與例句:
1. 如果你對「現在的情況」不滿
用 過去式 表達與現在事實相反的願望。
- 句型:S + wish + S + 過去式動詞
(特別注意:be 動詞固定用「were」!)
例句:
- I wish I were rich.(我希望我很有錢。)
→ 事實是,我現在並不富有。 - She wishes she lived closer to her office.(她希望她住得離辦公室近一點。)
→ 事實是,她住得很遠。
2. 如果你對「過去的情況」感到遺憾
用 過去完成式 表達與過去事實相反的願望。
- 句型:S + wish + S + had + 過去分詞
例句:
- I wish I had saved more money.(我真希望當時多存些錢。)
→ 事實是,我當時沒存夠錢。 - He wishes he had told the truth.(他希望他當時說了真話。)
→ 事實是,他當時撒了謊。
3. 對未來的願望(寫作或正式用途)
雖然實際上未來是否可能實現不清楚,但可以用 would/could + 原型動詞 表達。
- 句型:S + wish + S + would/could + 原型動詞
例句:
- I wish it would stop raining.(我希望雨停。)
- She wishes he could come to the party.(她希望他能來參加派對。)
三、輕鬆掌握的小技巧
- 記得時態對比原則
- 現在 → wish 後接「過去式」
- 過去 → wish 後接「過去完成式」
- 未來 → wish 後接「would/could + 原型動詞」
- Be 動詞的特例
不論主詞是什麼,人稱或單複數,都固定使用「were」來表達與現在事實相反的願望。例如:- I wish I were you.(我希望我是你。)
- 常見錯誤避免
不要混淆過去式和過去完成式,注意「事實發生的時間點」來決定要用哪個時態。
四、練習時間
閱讀完上述規則後,快來動動腦,試著造句吧!
- 如果現在你很忙碌,想要有更多時間,你會怎麼用 wish 表達?
(提示:對現在不滿 → 過去式) - 想表達「希望當時沒有錯過大學的申請截止日期」,該怎麼說?
(提示:對過去感到遺憾 → 過去完成式) - 如果未來天氣可能不好,但你希望天氣好,該怎麼說?
(提示:對未來期望 → would/could + 原型動詞)
五、總結
「Wish 造句」看似複雜,但只要掌握時態對比的規則,就可以輕鬆表達與事實相反的願望。多練習幾次,你不僅可以掌握這項重要的語法,還能在實際會話中應用自如!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清楚理解「wish 造句」的使用,趕快試試看吧!
牛津碩士英文教練
👋 若想要跟著 Abby 學霸英文老師一起從頭學好英文,歡迎報名 Square One 英文基礎課程。
🧠 活化英文商店裡還有適合各種程度與目標的英文課程。
“Wish” 加上非真實條件句:表示願望、後悔或與現實相反的情況。
“Wish” 加上非真實條件句(unreal conditional)用來表示說話者的一種願望、後悔或與現實相反的情況。這種句型通常用於描述與事實相反的現在或過去情境,或者對未來的願望。
以下是“wish” 與非真實條件句結合的用法和例句:
1. 現在與事實相反的願望
當希望現在的情況不同時,使用“wish + 過去式動詞”,即假設現在的情況不同。

結構:
wish + 主語 + 過去式動詞(be 動詞常用 were 而非 was)
例子:
- I wish I were taller.
我希望我現在更高,但事實上我不高。 - She wishes she didn’t have so much work to do.
她希望她現在沒有那麼多工作要做,但事實是她有很多工作。
2. 過去與事實相反的後悔或願望
當希望過去的某些事情發生得不同時,使用“wish + past perfect(過去完成式)”。
結構:
wish + 主語 + had + 過去分詞
例子:
- I wish I had studied harder for the exam.
我真希望我當時努力複習考試,但事實上我並沒有。 - She wishes she hadn’t said those words.
她希望她當時沒說那些話,但事實是她說了。
3. 對未來的不太可能的願望(帶有假設性或不現實性)
當希望未來的情況按某種方式發展,但此願望可能和現實不符時,使用“wish + would”。
結構:
wish + 主語 + would + 原形動詞
例子:
- I wish it would stop raining.
我希望雨停下來,但可能不會馬上停。 - He wishes she would call him.
他希望她會打電話給他,但這可能不會發生。
注意事項:
- 在非真實條件中,be 動詞通常用 were 而不是 was,特別是在正式語境中。例如:
- I wish I were rich. (我希望我現在很有錢。)
- “wish” 通常與真實的條件相反。如果說話者描述的是可能的或真實的情況,會使用其他表達,而不是 “wish”。
希望這幫助你更好地理解 “wish” 與非真實條件句的用法! 😊
5 個〔最美的安排 Collateral Beauty〕英文小課程
看電影學英文
活化英文一直是我的英文教學核心,也就是希望英文學習者,可以將英文帶入生活中,活化它;如同我在 <學習英文的理念 (點我閱讀)> 文章中提到:
我們要透過更多的接觸,與實作才能突破只專研在建立基礎的困境。”
看電影學英文,不但可以兼俱愉樂與學習,也是活化英文的其中一個方法,我們透過生活中與英文的接觸,得到更多學習英文創作的可能。

某一個晚飯後看的家庭電影,手邊筆記,記錄五個在電影「最美的安排」中值得討論與學習的重點。這篇文章提供中文筆記說明,如果你是中到高階的英文學習者,我鼓勵你利用上方全英文的影片學習,中文筆記是初學者的輔助。
→ 看 Abby 的全英文影片學習:5 Mini English Lessons from Collateral Beauty
雖然這一年開始使用中文教學,如文章 <使用中文的初衷(點我閱讀)> 中提到,全英文教學是我的理念之一,如果你是英文初學者,需要搭配中文筆記,請記得以全英文學習為主,中文筆記為輔,才能讓英文學習更有效率,同時也減少「中翻英陷阱」(點我閱讀),讓我們一起看電影學英文吧!
歡迎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人透過看電影學習正確英文知識,謝謝大家!
1. Collateral 的中文
課程 1(單字)| Lesson 1(vocabulary)
What does “collateral” mean & why is the movie called “Collateral Beauty”?
(Along with this, we cover “collateral damage”, “collateral evidence”)
Collateral 的中文意思和英文單字 indirect 類似,都有「不直接」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字 Collateral Beauty 中的美好(Beauty),指的是「間接」發生的美麗事件,其實和中譯「最美的『安排』」名字中的「安排」是相反的。
為什麼電影叫做 Collateral Beauty 呢?
因為這部電影討論的是「不被預料的美好」,尤其是當人生在谷底的時刻 (影片 00:57)。
影片中提到的 collateral 相關英文用詞中文解釋:
- Collateral damage:如果有人受到 collateral damage,表示這個受傷害的人,不是主要的被攻擊對像(影片 00:19)。
- Collateral evidence:在法院會聽到的用詞,指的是「間接證據」,也就是說,這個證據不能直間證明這個人有罪。
如果拿謀殺案件當例子,這個間接證據有可能是一個收據,證明某個人在案發的地點,它不是直接證據,像是殺人兇器(影片 00:37)。 - Collateral beauty 的電影名稱讓我聯想到一段文字(影片 01:10):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這段文字指的是:”每個發生的事件中,總是會有美好的一面”,有點像是雨過天晴,烏雲總會散去的。
2. Abric 的中文
課程 2(單字)| Lesson 2(vocabulary)
What’s the meaning of “fabric” when we say that love is the “fabric” of life?
Fabric 中文通常是布料織品的意思,而在電影例句中,卻有著不同的意義 (影片1:27):
“I’m love. I’m the fabric of life.”
用 fabric 這個單詞在這個例句中,指的是「基本原素」。聰明的你,有沒有連想到什麼呢?
對的,就像衣服的基本原料是布料,需要用這些織品才有可能完成一件衣服。那麼如果依相同的邏輯來翻譯這個句子,愛就是生命的基本原素;換句話說,這個角色的的對白,正在強調「愛」是生活不可缺的一件事。
fabric = basic unit/structure
利用 AI 協助聽說讀寫,增強英文單字記憶!
未來的趨勢是利用 AI 協助我們提升效能,我將在「AI 與英文學習」課程中,與大家探討這些觀念以及目前各個專家的看法。
除此之外,我還會分享我自己的 AI 使用經驗,以及我建議英文學習者可以嘗試的方法。從零開始,我將帶著你們一步一步了解概念與實行各個流程。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善用 AI 工具來輔助與優化自己的英文學習!
3. 正確使用「wish」(unreal condtional)
課程 3(文法)| Lesson 3(Grammar)
How do we use “wish” properly in a sentence?
Wish 這個單字通常在句子中被拿來表達:「希望可以做或發生一件事」(影片1:57)。
使用「wish」的句子通常是說明,在「現在」這個時間當下,表達「一件還沒發生」的事,這是一個「Present unreal conditional」的例子。我們拿電影的句子說明:
“We long for love. We wish we had more time. We fear death.”
句子中的「had」,是我們特別要討論的。為什麼要用「had」而不是「have」呢?
因為這是一個「Present unreal conditional」文法;這個例句中,使用「had」表達「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而當我們使用「wish」造句時,通常想表達「希望」做一件事,或某件事可以發生。
「wish」在句子中的使用,需要加上一個「Unreal conditioanl」的字,來完整文法,來表達一件「還沒發生」或「非真實」的事。
“Wish” +unreal conditioanl
什麼時候和為什麼需要使用被動式?
課程 4(文法)| Lesson 4(grammar)
When should we use the passive voice?
“You’ve been given a gift – this profound connection to everything. Just look for it, and I promise you, it’s there: the collateral beauty.”
電影中這個時刻的台詞,是其中一個角色提醒對方,看看週邊尋找一些「間接」發生的美麗事件或象徵。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上方粗的句子(影片2:44):
You’ve been given a gift.
這是一個「被動式」的例子,那為什麼我們需要使用這個文法來表達呢?
因為說者「不知道」或「不在意」,誰給這個聽者禮物的,而這句話的重點是 - 「這個禮物已經被送給你了」。
雖然一般來說,我們應該多使用「主動式」在平常的對話中,這樣做法可以減少文法錯誤,也可以比較「直接」的表達;然而在例句的情況下,想要「強調」一個物品與接受者的關系,就應該使用「被動式」。
簡單來說,如果這個句子的重點是在一個「物品」是不是被接受,而不是在這個「誰」給了這個物品。 被動式的文法,尤其對中文母語者的學習來說比較困難,希望這樣的解釋有讓大家更理解,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留言與我討論!
英文學習心態:用錯詞時應該如何變應?
課程 5(心態 & 單字)| Lesson 5(mindset & vocabulary)
當我們用錯誤的詞會發生什麼事?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被理解?
What happens when we use the wrong word and how can we still be understood in spite of the mistake?
As an added bonus: we also cov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hilanthropist” and “philanderer”?
說話的當下,用錯詞或說錯話,都是在所難免的,即便是中文母語的我們,也會在說中文的時候,用錯詞彙;相對的,英文母語者會有出錯的時刻。所以我們不需要因此而覺得難過,學會溝通的技巧,就算講錯話,還是能順利理解或被理解。
我們拿電影中的對話來討論:
“Why don’t you want to spend the holiday with me? I miss you.”
“Because I hate you. Because you’re a philanthroapist. Because you broke Mom’s heart.”
句子中「philanthropist」這個字的意思,指的是「愛好幫助大家的人」,這樣的人會參與很多慈善的活動。從下面的表格來拆解這個字的三個部份,做更明白的說白:
| philanthropist (phil-) | philanthropist (anthro-) | philanthropist (-ist) |
| love | people | person |
不過,讀到這裡,你一定有這樣的想法:「不過這個單字和上下文沒有連結!?」
沒錯,很明顯的,「philanthropist」不是這位女孩想要使用的字,因為「philanthroapist」不會傷媽媽的心。
那麼,應該是什麼字呢?我們可以從爸爸回話中得到答案:
“Philanderer. “
這個女兒不知道自已用錯字,所以回:”What?”。接著爸爸回:
“The word you’re looking for is ‘philanderer’, not ‘philanthropist’. They have a slightly different meaning.”
「philanderer」是指喜歡和很多女人有關系的人,所以這個詞才是這個女孩想要使用的字。
Mindset: Even if you mess up a word, you can still be understood!
「就算用錯字,我們還是會被理解的!」
因為我們會從上下文來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那麼我們從中學到什麼呢?給口說還在進步的你一個建議:「盡可能的給更多訊息」。這樣的做法,如果真的用錯詞彙,還是會被了解的。我們千萬不要因為怕錯誤,就失去學習的機會!進步需要「看見錯誤並更正」這個動作來完成的!
讓值得信任的 Abby 教懂你所有的英文基礎

包含了三大重要元素,即聲音、單字和句子:
- 聲音系列:從 ABC 字母開始教大家發音。
- 單字系列:除了學習不同詞性外,還會透過動詞一課學習四種不同時態,幫助理解最基礎的英文文法。
- 句子系列:學會通過不同的句型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練習,以創造出更多英文句子。
我希望透過每一個系列的課程,讓英文初學者或者是需要重新學習的人都能夠理解所有必要的英文基礎,並且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
日常中活化英文,真正運用第二語言。
中高級英文私塾 English Ever After
如果英文對你來說是第二個運用的語言,而不是新的學習語言,那你應該需要透過日常使用它,活化英文才能達到英文進步的理想。
在我的中高級英文私塾(English Ever After)裡面,有更多文法與單字學習與課程。我也會與學員在兩週一次的線上研討會中,即時討論不同的主題,從互動中,透過每個學員生活的例子活化英文,也透過每個細節的討論,幫助每個學員得到更深刻的體驗。
我的目標是希望英文學習不再只是枯燥乏味的單向思考,而是多方向的學習視角,提供學員更多機會,在專業英文教練的帶領下,欣賞與吸收,不同人使用語言的各種細節。 最重要的是:我們總是透過經由細膩思考的問與答來探索真相,得到更深入、有質感的學習與進步。
真正有質感的英文學習,不是追求快速得到答案,而是像大樹深根一樣的盤據知識,連結成為個人的英文網絡,並在生活上實用它、活化它;在這個網路世代,用最快的速度取得答覆(知識)是何等容易,但是,往往得到的不是正確的知識,或者是過度簡化且不顧上下文的真空資訊。
要將語言帶入生活中,我們一定要能夠深刻的學習,因此在 English Ever After 英文私塾裡,我們的目標是要徹底了解概念,尋求最根源的盲點,並在彼此互助中給予大家族的每一個成員語言自主與思考獨立的能力。







